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你好,我叫武汉科技大学。 这是我的简历,请多关照!

[复制链接]

182

主题

245

帖子

105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5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6-28 01:1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好,我叫武汉科技大学。这是我的最新简历,请多关照!
  对外证件照姓名:武汉科技大学英文名:wust别名:武科大出生于:1898年年龄:118岁面积:170.93万平方米 (约2,563亩)电话区号:027邮编:430000车牌代码:鄂A语言:普通话、各地方言座右铭:厚德 博学 崇实 去浮
没事的时候我还喜欢自拍~  
家庭情况父母:中国湖北子女: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特色鲜明,构建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工、理、管、医、文、经、法、哲、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体系。设置有15个举办本科教育的学院、70个本科专业,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3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0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5个省级重点学科,冶金工程、矿业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分别位列全国高校第6位、第7位。住房面积:学校校园总面积170.9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15万平方米。人口:学校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了一支以“千人计划”、“长江学者”、“百人计划”、“楚天学者”计划入选者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以一大批高素质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841人;师资队伍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比例超过59%。拥有双聘院士8人,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6人、“长江学者”1人、“千人计划配套引智工程”项目8项,湖北省“百人计划”9人,国家及湖北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入选29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教学名师1人。
校史沿革
“然而,这些大部分小伙伴都知道吧?不过今天要告诉你们的是,我其实有好多你们不知道的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1
作为辛亥革命标志的铁血十八星旗真的是我校学生设计的吗?1911年5月的一天,共进会的第三任会长刘公在自己的公馆召见我校三位学生,他们是电机系赵师梅、赵学诗堂兄弟俩和机械系陈磊,这三位都是共进会学生会员中的骨干,比较熟悉绘图并自备有绘图仪器。
  刘公向他们布置了放大绘制“首义之旗”的光荣任务。刘公拿出共进会几位领导人在日本东京研究确定的十八星旗小图样,并阐明该旗图案的意义和尺寸要求。三位学生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首先将样旗按要求做成纸型,在送经刘公认可后,再在红、黄、黑色的布片上依样放大裁剪。三位学生每天埋头苦干,夙兴夜寐,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即完成绘制、放样与剪裁的任务。
在九角十八星旗的导引下,武昌起义的战斗打响后,全国各地先后相继光复与反正,从而一举改写了中国乃至亚洲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辛亥之秋,武昌的这面“首义之旗”功成名就,十八星旗成为辛亥革命的重要标志之一。
(选自第484期武汉科技大学报电子版《讲述武科大的故事之三——武昌起义 校友绘制十八星旗》)。
2
校史馆中的砖头和奏折有什么来历?


实际上,砖头与学校无关,它是汉阳铁厂的砖头。在2007年夏,馆长钟磊、副馆长万青同志请笔者帮忙,一起去武汉相关单位找点校史资料,笔者与两位领导及其他几位同志到汉阳铁厂的张之洞博物馆,顾馆长看到“亲戚”来了,不仅免去我们的门票,而且慷慨地送了几块砖头,这就是校史馆里砖头的来历。
  奏折是很有价值的校史实物,只不过是复制品,严格地说,是复制品的复制品,仿华中农业大学校史馆奏折的复制品。当年,我们一行赴华农,该校宣传部彭部长热情接待,并慨然同意提供仿制。1898年,张之洞上奏光绪皇帝,请示开设农务学堂与工艺学堂,得到允准,农务学堂即华中农业大学的前身。据说,这个奏折原件现在台北,华农得到复制品就颇费周章,花费似乎也不少,我校档案馆为学校可节约了不少。
(选自第486期武汉科技大学报电子版《讲述武科大的故事之五——张之洞与湖北工艺学堂》)。
3
武科大的地质标本陈列馆连校长都捐了化石?而且还是块罕见的三叶虫化石呢!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孔建益教授捐赠的三叶虫化石标本资环学院教五楼二楼有个地质标本陈列馆。上世纪70年代初,我校成立采选系,地质标本陈列馆伴随成立。通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发展,其规模在湖北高校仅次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逸夫博物馆。
在地质标本陈列馆的文化长廊里,陈列馆负责人、资环学院教授张红军专门向记者介绍了一块珍贵的标本——三叶虫化石。“说其珍贵,一方面是化石本身十分珍贵,另一方面捐赠人是校长孔建益教授。”
2008年,孔建益到资环学院陈列馆参观,看到这么多“宝贝”很吃惊,但是看到很多“宝贝”常年深锁柜中又很遗憾,建议扩建陈列馆,把能摆出来的都摆出来,并捐出自己珍藏的三叶虫化石标本。
  在孔校长的建议和带动下,学院挤出房间,扩大建设面,地质标本陈列馆由之前的一个小房间扩展到现状的近200个平方;学校很多老师也都捐出了自己的“藏品”,很多珍贵标本都由老师捐赠得来。
(选自第487期武汉科技大学报电子版《讲述武科大的故事之六——“背”回来的地质标本陈列馆》)。
4
黄家湖校区怎么到处都是石头?因为我们是有“文化”的石头啊!这个由武钢捐赠的88吨磁铁矿摆放在黄家湖校区主楼背后台阶的中轴线上,钢魂的前身。
黄家湖校区建校初期,绿化全面铺开,湖中荷花碧波,湖岸绿草花树,校园的清秀柔和之美得以显露出来,在广泛征求专家、师生意见后,多数提出以增加园林景观石增加阳刚之气。
学校曾派人到安徽灵璧石出土地挑选十余块景观石。其中有杏坛广场中心花坛的“龙首凤尾”及三块层叠状灵璧景观石、 南苑学生宿舍区路口那块像火焰状的景观石、计算机学院教学楼南角处的“明镜静思石”、图书馆东北方向,紧靠松竹园的沁湖桥路口的“熊猫母子石”、还有几处无名的灵璧景观石,希望大家发挥想象力,给它们一个名分。
学校建校百余年,创立于张之洞先生之手,张先生当时积极倡导“中学为本,西学为用”,学校决定在沁湖岸边布置鹅卵石,在石上雕刻中外名人名言,称之谓“心径典语”。学校先后从《中国古代名句辞典》、《中外格言精华辞典》中,挑选了一百六十余条名人名言,使这些鹅卵石附上了活的文化灵魂,这些闪烁灿烂思想的名句像星星点雨般布满了沁湖四周岸边的草地。
(选自第488期武汉科技大学报电子版《讲述武科大的故事之七——“典”石成“经”》)。

5
医学院的标本陈列厅真的有“鬼”吗?
长期以来,由于解剖室的神秘色彩与恐怖心理,加上一些老师在解剖标本时,由于过于安静、冷漠与现场遗体在解剖台上刺人的视野而形成了一个特别的环境,为了打破这些环境造成的压抑,有个别老师不甘于寂寞并显示出自己超强的胆量,常常制造一些超级恐怖的玩笑,致解剖人一直传播至今。
  大约在1982年,一位老师别具心载,他将解剖台上尸体的双手与头用绳子特别绑好固定,在牵拉绳子后可以使尸体自己翻身或者爬起来。
  第二天一早,一位年轻女老师开门进入解剖室,就看到尸体“活”了起来,大声惊叫起来,吓得半天说不出话来,其他老师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快速赶了过来,只看见解剖台下的他像成功后收获快乐一样,笑着从台下站起来,他的行为得到教研室领导严厉批评,但是留下了至今传递的超级玩笑。
(选自第489期武汉科技大学报电子版《讲述武科大的故事之八——学贵标为本》)。

我有许多秘密,大的小的,很想告诉你。嘿!我有秘密,你有酒吗?如果你来这里,我一定会给你惊喜。
  

你好,我叫武汉科技大学,很高兴认识你。         

  文字:汤颖岚
排版:傅金梅
回复关键词可获取相应内容哦~成绩 | 课表 | 空闲教室 | 图书馆 | 留言 | 校车 | 校历 | 新媒体 | 街景 | 四六级词汇 | 四六级成绩 | 印象 | 失物 | 天气 | 生活 | 公交~有惊喜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